用5根竹子做的创意手工,用5根竹子做的创意手工作品

gkctvgttk 2024-11-03 98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用5根竹子做的创意手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用5根竹子做的创意手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竹子可以做什么手工?
  2. 竹子手工制作方法?
  3. 怎样用竹子做手工?
  4. 五年级上学期自制竹蜻蜓怎么做?

竹子可以做什么手工?

可以使用竹子做水杯,需要准备材料包括有:竹子、铁锯、胶水、裁纸刀、镰刀、纸条、记号笔

一、首先准备一截竹子,用镰刀去掉底部凸起来的皮

用5根竹子做的创意手工,用5根竹子做的创意手工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然后用纸条包住竹子,用记号笔做好尺寸记号

三、用铁锯锯开竹子

四、锯开一小段作为杯子的把手,记得切开两半,只需要使用一般的竹子作为把手

用5根竹子做的创意手工,用5根竹子做的创意手工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将竹子分段之后,用裁纸刀对竹子的边缘进行处理,使其平滑

竹子手工制作方法

1、打方底。

2、准备到所需的篾条后,开始编笼底,横5条,竖11条。先用两片竹篾叠成十字形,然后在经向和纬向分别以挑一压一的形式。编好横5条,竖11条后就形成竹篮底部。在挑一压一的同时,注意相邻竹篾之间的距离,编成的竹篮底大约18*35cm。

用5根竹子做的创意手工,用5根竹子做的创意手工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编织好底部后,再用小木板和塑料蜂窝板用螺丝夹紧固定。一是起到很好的加固底部,二是这样大大降低了编织的难度。最后将篾丝用绳子捆扎在一起,以便下一步笼身的编织。

4、竹篓底座做好后,就可以开始纵向收身工序,也就是编竹篓的篓身。以挑一压一的形式将篾丝弯起向纵向继续添加篾丝,这时添加的竹篾叫做围篾。方法简单,有规律的,围好第一圈,再围下一圈,围篓身的时候要掌握篓围的大小。

5、依次类推,以相同形式使原先平铺那些竹篾向纵向弯起并固定,直到四面全部围起形成竹篓的柱形,并在纵向继续以上述方法添加围篾,直到达到所需的篓身高度。篓身总高度为45cm,减去篓边高度,这里需要篓身高约42cm。

6、现在用剪刀开始修口,由于篾丝是一圈圈往上围的,就产生了篾丝本身高度的差距,所以要用剪刀修整最后一圈的篾条高度。修好口后,将从底部弯起的外侧篾丝绕过顶部,将竹篾插在篓身上的织口处,形成完整牢固的竹篮身。从底部弯起的内侧的竹篾沿篓口折断,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平整的篓口(如图)。

怎样用竹子做手工?

可以使用竹子做水杯,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有:竹子、铁锯、胶水、裁纸刀、镰刀、纸条、记号笔一、首先准备一截竹子,用镰刀去掉底部凸起来的皮二、然后用纸条包住竹子,用记号笔做好尺寸记号三、用铁锯锯开竹子四、锯开一小段作为杯子的把手,记得切开两半,只需要使用一般的竹子作为把手五、将竹子分段之后,用裁纸刀对竹子的边缘进行处理,使其平滑六、然后用胶水将把手粘在杯子上七、这样手工制作的竹杯就完成了

年级上学期自制竹蜻蜓怎么做?

五年级上学期自制竹蜻蜓的方法如下:
材料:
一根竹子,长约15厘米,直径约3厘米。
一把刀或锯子。
一根细线或细铁丝
胶水或502胶。
步骤
切割竹子:将竹子切成约15厘米长的一段,其中一端要留有一个竹节。这个竹节将作为蜻蜓的头部。
制作翅膀:在竹节的对面,用刀或锯子切出两个斜面,倾斜角度约为45度。然后从中间将其劈开,得到两个翅膀。
制作尾部:在竹子的另一端,也切出两个斜面,倾斜角度也约为45度。然后从中间劈开,得到两个尾部翅膀。
粘贴翅膀:在竹节的一侧涂抹胶水,然后将两个翅膀粘贴在竹节两侧。等胶水干透后,用细线或细铁丝穿过两个翅膀的中间,将它们固定在竹子上。
粘贴尾部:在另一侧涂抹胶水,然后将两个尾部翅膀粘贴在竹子上。等胶水干透后,用细线或细铁丝穿过两个尾部翅膀的中间,将它们固定在竹子上。
调整平衡:如果发现竹蜻蜓有不平衡的情况,可以适当地调整翅膀的角度和位置,使其在空中旋转时更加稳定。
完成制作后,就可以拿着竹蜻蜓的头部,用手轻轻一搓,竹蜻蜓就会飞向空中,非常有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用5根竹子做的创意手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用5根竹子做的创意手工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kw.com/post/12447.html

相关文章

手工创意3年级,手工创意3年级作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手工创意3年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手工创意3年级的解答,让我们...

创意手工 2025-04-11 阅读5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