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岷县传统手工产品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岷县传统手工产品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甘肃岷县点心正宗做法?
岷县点心做法
材料:中筋面粉300g、糖粉40g、猪油110g、水120g、低筋面粉240g、猪油120g、抹茶粉10g、绿豆沙馅
1.将油皮、油酥原料分别混合成团,醒20分钟,油皮、油酥各分成16等分。
2.拿1个油皮擀开成圆形,包入1个油酥,捏紧,收口朝下放好。
3.用擀面杖将油酥皮擀长,向下卷起来,依次做好,静置松弛20分钟。
4.醒好的坯子收口朝上,用手按扁,再次擀开成长条,自上而下卷起来,从中间切开,分成两段,切面朝上压扁擀圆,翻面包入绿色豆沙馅,捏紧收口。
5.依次做好,排入烤盘,烤箱预热180度,中层,上下火,25分钟即可。
岷县点心加工由于受当时经济、文化和交通落后的影响,原材料品种单调,加工方式落后,点心馅是蜂蜜拌面粉,点心皮为白面和猪油,然后放在铁鏊里用木炭火烤熟,吃起来像烙甜包子似的。到了清末民初,随着商贸交易日益活跃,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岷县,使岷县点心在传统制作的基础上将各地的点心制作技术和各种原料带了进来。使岷县点心就在吸收南北风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点心制作师们开动脑筋,不断革新,在点心馅里增添新的原料,如绿红丝子、玫瑰花、核桃仁、花生米、冰糖、白沙糖、豆沙和各种香料,并纷纷设立店号大量经营,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地方风味美食。
岷县点心的制作有两部分:馅子的制作和点心皮面制作。
①馅子的制作:先将小麦精粉蒸熟,凉冷擀细,并用细箩过一遍,然后放入大油、清油、芝麻、花生米、核桃仁、红绿丝子(桔皮用糖淹制后切成的长条)玫瑰花(也需用糖和酒淹制)拌匀待用。
②皮子面制作:皮面是由一定比例的水、面、油揉和制作而成,百分之五十的油和百分之五十的面和匀就是油面,也叫“酥”。把皮面和油面卷成面卷,擀开,然后包入馅子,呈圆型然后压扁,最后在点心表面用食用色素压花,并压上黑白芝麻,然后用铁鏊加木炭烤熟即可(现在改用烤箱烤制)。
岷县点心风味独特,酥软可口,油而不腻,是人们节***日的美食和馈赠亲友的佳品。现在,岷县点心加工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食材:奶粉50g、牛奶10g、蔓越莓
做法:
3.烤箱上下火60度烤25分钟,低温烤干。
岷县菜刀怎么样?
岷县菜刀好。
岷县菜刀:具有用料实,工艺精,锐利耐用等特点,广受群众好评,岷县董家铁匠铺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董家手工刀的特点是:前轻后重,背厚,钢匀,锋利,经久耐用,磨时软用时硬,在甘肃一带声誉很高。
岷县:北小路村传统打铁非遗传承人李强打造的“833”品牌菜刀等农产品不但在当地成为抢手货,还通过网络远销周边市县和省外市场,年销售收入达10万元以上,依托非遗技艺促进“庭院经济”增加收入,有效推动了该镇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很好,名声很大。
4月11日,岷县十里北小路村传统打铁非遗项目传承人李强和妻子正在炉房打造菜刀。每天上午,北小路村的铁器作坊内“热情不减”,村子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此起彼伏。
据了解,该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老字号铁器加工专业村。据《岷州志》记载,北小路村自明代就有打铁的传统。昔日,北小路村被称为“铁器加工专业村”,生产的耙子、镰刀、菜刀、锄头等20多种钢铁制品享誉省内外,村民以传统工艺纯手工打造的农具产品畅销国内,像编号“832”“833”的刀具已成为当地群众心中的名牌产品。现在,北小路村传统打铁非遗传承人李强打造的“833”品牌菜刀等农产品不但在当地成为抢手货,还通过网络远销周边市县和省外市场,年销售收入达10万元以上,依托非遗技艺促进“庭院经济”增加收入,有效推动了该镇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岷县传统手工产品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岷县传统手工产品图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kw.com/post/1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