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琵琶的制作
第一步:选材。制作琵琶的材料主要有木材、牛角、竹子、丝弦等。其中,木材是制作琵琶的主要材料,常用的有松木、梧桐木、枫木等。选材时需要注意材料的质量和纹理,以保证琵琶的音质和外观。第二步:制作琴身。
制作一把上品琵琶需要经过选料、锯料、打坯、雕琴身、粘面板、装配件、上漆、调音等步骤,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技术问题。中国的琵琶制作有着悠久的传统。唐代的产品非常精致。背板上雕刻着各种图案,琴弦也染成了红色。
第一步,选择好合适的材料,琵琶的主要材料是桐木、梧桐木或者杨木,需要有一定的韧性和能够发出好的音色。第二步,用模板或者手工勾线工具,将琵琶的外形勾勒出来,然后用刨刀、刨子等工具慢慢地将木材切削形成琵琶的外形。
月琴的品怎么排列
月琴的品一般按十二平均律排列。月琴琴颈和面板上装有竹制的品,有9品、10品、12品等多种。现代月琴分京剧用和民乐用,其排品不一样,品位增至17个、24个。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长杆月琴,音品增至30个。
品的部首是什么:口品的笔顺是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改革制成宽颈月琴。长67厘米。十八至二十四品。八十年代制成长杆月琴,长80厘米,缚弦下移,增置弦码,三十品,定弦g、cgc2。
琴颈上有和琴弦相垂直的细棍状金属,这个就是品柱,每柱代表一品。 一般木琴应该是20品。
月琴是哪个族的
1、月琴是彝族的乐器,云南少数民族叫做“弦子”,是成年男子必备之物,云南的月琴种类非常多,“镇南月琴”是最著名的,历史悠久,音色清脆。
2、月琴是汉族弹拨乐器,是从阮演变而来的乐器。清代,琴颈缩短,演变为现代的样式。月琴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和为歌舞、戏曲、说唱音乐伴奏。月琴是哪个民族的乐器?在彝族、哈尼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月琴是非常重要的乐器。
3、彝族月琴结构和阮近似,不同处是在琴身中胶有音梁和支有音柱、琴颈短小。月琴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琴弦和缚弦等部分组成。琴头和琴颈是用一整块紫檀或其他硬木制作。
4、由于彝族月琴在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月琴的制作特别注重选料和装饰。
5、月琴,中国拨奏弦鸣乐器,由阮演变而来的弹拨乐器.流传于汉、彝、布依、哈尼等民族中,用于独奏、合奏及歌舞、戏曲、说唱表演的伴奏. 音色清脆柔和,适合抒情性的说唱,可以烘托故事的气氛。
6、月琴起源于阮。早在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前87年),我国汉族已经创造发明了阮,但当时这种以弹和挑为主要演奏手法的乐器,都笼统地称为 琵琶 。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kw.com/post/2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