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传统手工,侗族传统手工艺品

gkctvgttk 2024-05-26 188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侗族传统手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侗族传统手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侗族配饰特点?
  2. 侗族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3. 侗族特产?

侗族配饰特点

  侗族配饰可以说是侗族盛装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侗族,有专门的加工饰品的人,被称为银匠,银饰要经过吹烧、锻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五道工序,特点是由男工匠们纯手工制作完成。

  侗族妇女习惯在盛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佩戴自己喜欢的各种银饰。

侗族传统手工,侗族传统手工艺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插着各种银簪、银钗,颈项穿戴护胸银板,板上套戴四五个由小到大银项钏,还有吊胸兜和围裙的银链。

手戴银质护手筒,外戴各自银质手镯,有的多达10多对,从手腕处叠到上胳膊。手指戴有银戒子。有的全身银饰重达5~10千克!婴孩头戴罗汉帽,前沿缀有十八罗汉,下沿缀有十八朵梅花,额头正中为狮头,两旁有圆圈。脑后吊有7~9根短链,末端吊有铃铛、葫芦、方印、鹰爪和仙桃。孩童走路、摇头,银铃叮当作响。

  侗族中的银饰品含银量仅仅只有50%,所以并不是纯度很高的银。但是其本地特有的银饰文化却又为这看似平常的银饰品增添了几分色彩

侗族传统手工,侗族传统手工艺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侗族服饰多种多样,不同年龄、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装饰,有左衽、右衽、对襟;有布扣、铜扣、银扣;有裤装、裙装;喜青、蓝、黑、白各色;有头饰、颈饰、胸饰、腰饰、手饰、脚饰等等。

其中头饰达50余种,以银饰为主,有银花冠,银簪、银梳、银发链、银耳环、银耳坠、银耳线等。妇女盛装时,唯见银光闪闪。妇女的发式较特别,分前、后、左右挽髻或盘发辫于头顶,有明显的地区差别。

侗族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侗族非遗项目包括侗族经典音乐、侗族剪纸、侗族鼓舞、侗族织锦、侗族酸汤鱼等。

侗族传统手工,侗族传统手工艺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侗族经典音乐是侗族人民在宴会、祭祀等活动中表演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侗族剪纸是侗族妇女们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图案,代表着当地人民的愿望和喜庆。

侗族鼓舞是侗族人民最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多用于庆祝丰收、祭祀等重要场合,舞者们在鼓声的伴奏下跳跃舞动,给人以热情奔放和活力四溢的感觉。侗族织锦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用手工织就的锦缎图案绚丽多彩,是侗族妇女们传承和展示技艺的重要方式。

侗族特产

黔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因此带有少数民族风情的银饰、服饰、乐器工艺品当然是首选的对象了,在当地都有专卖店。其次就土特产品,黔东南的土特产品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茶叶、香菇、竹笋、竹荪、庵肉庵鱼、香猪等土特产品,还有一些季节性的水果也比较多,比如榕江西瓜、枇杷、雷山的杨梅、李子等等。

挑花

挑花挑花苗族妇女最擅长的传统工艺使用头巾、头帽、衣服上。图形多为小十字、米字、团花、小点花和斜线组套而成,常以桃红色为基调,白色、绿色点缀其间,或以黑色作底,用对比强烈的红白线勾出轮廓,再以深红、桃红、黄绿线刺图填充其间。画图紧凑饱满,有很高的装饰效果。

芦笙

芦笙黔东南盛产芦竹,是制芦笙的原料。最小的芦笙10-15元,一些村寨可以问老乡买到,工艺品商店也有出售。

银饰

银饰黔东南的少数民族银饰,大多为本地男工匠所制,世代相传。图案有人物、鸟兽、花卉等,图形古朴,却又富于想象力,构图对称严谨,制作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侗族织锦

侗族织锦织锦是贵州侗族民间工艺的一大瑰宝,久负盛名。织锦用彩色丝线数纱穿梭挑织而成,通过经纬的纹路来构成图案,不能有丝毫错乱。一般制成锦带用作衣饰佩用。锦带上织有各种几何图案,也有龙凤虫鱼、吉祥字句等,色调浓烈,光彩夺目。也有的仅用黑白两种纱线编织,精密细致、素净雅淡。

蜡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侗族传统手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侗族传统手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psgkw.com/post/6568.html

相关文章